林庆馀

相關地理資訊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林庆馀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空間跨度 (Dublin Core)
砂拉越诗巫
貢獻者 (Dublin Core)
林德顺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時間跨度 (Dublin Core)
1949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06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11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DNA校驗碼 (Friend of a Friend)
所基於 (Friend of a Friend)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林庆馀
林庆馀先生祖籍仙游石苍乡济川
村。1949年3月20日出生于砂拉越第二
大城市诗巫,是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
上个世纪的前半叶,中国大陆长期局势
混乱,华南人士从海外亲友处获悉南洋
社会稳定,努力工作可得温饱攒钱,因
此历年来大伙纷纷南下。1940年代,
林庆馀先生的父亲林子惟也作此打算,
便带着妻子李春华(仙游县鲤南镇横塘
村人)离开祖乡,辗转到了砂拉越州
的诗巫,在当地兴化人居多的后埔港
(Sungai Teku)定居。

林子惟在诗巫的码头打工,家里
育有三儿三女,林庆馀是幺男,下有一
个妹妹。回忆起小时候,林庆馀先生提
到大概七、八岁时就要帮忙妈妈去胶园
割树胶,每天半夜两点起身跟大人去开
工,割了胶,收了胶汁还赶得及上午七
点到后埔港建兴小学上课。十二岁时英
殖民政府发黄色身份证给他,当地人
俗称黄卡,是早期砂拉越人专属的身份
证。后来砂拉越加入马来西亚后他获得
蓝色身份证。

因政局动荡移居砂北
林庆馀在诗巫光民中学念高中时,
正逢砂拉越共产党的活跃时期。当时,
学校师生大部分受左派思想影响,反殖
民、争取独立的风气非常盛,少年林庆
馀也深受影响。1963年马来亚首相东姑
阿都拉曼提出马来西亚倡议,邀请新加
坡和婆罗洲三邦砂拉越、北婆罗洲(沙
巴)和汶莱与马来亚合并,改称马来西
亚。因此当时联合国派代表团到上述地
区做民意调查征求老百姓的意见。

林庆馀与妻子苏爱英的早年合影
当代表团到砂拉越时,林庆馀记得
当时他曾跟随哥哥林庆端和姐姐在诗巫
机场参与反大马示威集会。1当时英殖民
政府也肆意捕捉砂共,许多人因妨碍公
共安全之名被捕入狱,那些不投降认罪
者就直接被遣送回中国。1970年8月20
日,林庆馀的家遭遇政治部搜查,加上
班上同学陆续失踪,相传被政府捉了起
来,当时曾参与左派组织学习会的林庆
馀决定避开风头,到远离诗巫的砂拉越
北部投靠姑丈陈德霖。

从事木业积丰富经历
那时陈德霖在美里(Miri)经营木
材起卸生意,他的公司在美里、林梦
(Limbang)和老越(Lawas)都有分
行,林庆馀就在他的公司从基层做起,
从最粗重的工作开始到学会驾驶搬动树
桐的吊车。他也因工作需要辗转美里、
林梦和老越。起初他的工资才大概马币
一百到两百元左右,能操作吊车以后才
获得更高的薪资。那时他也因为成家了
打算安定下来,跟太太苏爱英商量以后
决定在老越住下来。

林庆馀远赴
赤道几内亚
共和国工作
十年之久

按林庆馀先生的说法,七十年代初
抵老越的时候,那里的兴化人才十多户
人家,因此当地兴化人不止是熟稔,更
多还是近亲。大家都认同当年最早到老
越立足的兴化人是发展商张各色。他在
1960年代从诗巫到老越发展屋业,生
意成功后就定居下来。后来陆陆续续还

1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出“马来西亚计划”之后,在砂拉越、沙巴和汶莱三邦引起广泛争议。1963
年8月16日,当联合国民意调查团抵达古晋时,在古晋的“机场公路”和“大石路”一带遇到了声
势浩大的反大马群众示威,当时甚至发生了暴动。不过林庆馀参与的这场示威是在诗巫机场。
兴总会长拿督陈仁华访问老越兴化公会,林庆馀带领公会理事和会员热情迎接
有兴化人搬进来,几乎全是从诗巫过来
的。他回忆道,刚到老越的时候,警方
还是盯着他,被叫去问话。他也跟警方
再三保证到砂北主要是为生计,但警方
还是规定他定时报到。后来经过一段监
视期后,他才被免掉报到的规定。

在老越定居不久以后,林庆馀离开
了姑丈的公司,自己当起木商,主要经营
木桐机械生意,还有装卸木桐上船等工
作。1974他获悉汶莱某石油公司高薪招
聘吊车手,他就动念去应征。这份工作需
到海上的钻油台操作,两个星期才能休假
一次。第一次出海工作满两个星期后,他
被通知公司知悉他在政治部有案底,按公
司的政策不能聘用他,只好回到老越重拾
木桐机械与装卸的老本行。

创立老越兴化公会
在此之前,大约在1972年,林庆馀
先生与堂哥林新忠(砂拉越州统计局官
员,办公室在古晋,但每个月最少去老
越出差一次)、同乡陈金国三人谈起为
什么老越没有兴化人的公会,林新忠遂
鼓励二人创办公会,而他在古晋可以帮
忙处理申请手续。谈好以后他们即四处
找人成为创会会员,凑足三十名基本人
数以后他们就开始申请创办,并拟了会
名叫“老越兴化公会”。

表格交上去以后等了两年,到1974
年收到复函批准成立,蔡金福是第一
任主席。过后大家忙着工作生活,一
直到1983年8月21日公会才正式召开会
员大会,会上选了陈金国为第二任主

林庆馀在赤几工作的一个收获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
席。1992年陈金国搬去美里定居,辞去
公会主席职。这时公会的会员已超过一
百位。这次是林庆馀先生作为创会元老
被选为新任主席。1997年林庆馀因为工
作因素决定不连任,老越兴化公会的主
席职由林宝良乡长接任。十年后林乡长
决定卸任,会员们再一次支持林庆馀重
新接任会长,直到如今。

远赴赤几工作十载
1997年,林庆馀先生决定接受著
名的常青集团征聘,到非洲中部的赤道
几内亚共和国(Equatorial Guinea,以
下简称赤几)工作。他说,公司在那里
有树桐芭场,一般的工作当地人可以胜
任,不过一些技术活还是需要大马人负
责,例如林庆馀最拿手的吊车工作。他
还记得当时从马来西亚过去的工作团约
有百多人,包括华人和伊班人。他们从
诗巫飞到吉隆坡,然后再飞到南非、刚
果,最后才飞抵赤几。

1992年老越兴化公会第一次出席及加入
兴总大家庭,就是到诗巫参加当时兴总
的常年会员大会

他们的工作地点位于巴塔城
(Bata),尽管不是国家首都,却是赤
几人口最多的城市。他单身一人在那里
每天负责驾大车、吊车或者开船把树桐
通过水路运出来。在那里的生活单调而
有规律,好在公司会聘请中国人或者大
马人掌厨,大家可以吃到中餐。在这里
工作一年,公司会让大马籍员工放一个
月的长假回国,过后再回来工作十一个
月。林庆馀先生就这样跟常青公司工作
了十年。每年固定一个月回国休假,然
后在诗巫集合搭飞机去英国,从英国转
机到西班牙马德里,然后才直飞赤几。
赤几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独立以后
国家文化深受西班牙影响,因此那里的
人除了说当地语言以外,通用的语言还
包括西班牙语。林先生自认当年在赤几
工作的一个收获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西
班牙语。

2007年,林庆馀先生决定辞职,就
此回到老越与家人长聚,开始从工作岗
位上退下来,过着比较悠闲的生活。同
年,兴化公会会员再度推选他为会长,
他也欣然接受。除了老越兴化公会,林
庆馀先生也是老越人联党支会副主席
(1992年至今)。每逢过节一班党同
志都会一起团聚叙旧,互相问好。另外
他也曾担任林梦省华人社团联合会的署
理主席,最近刚刚卸任,大会委他当顾
问。华教方面,林庆馀先生目前还是老
越中华学校的董事。
90年代老越兴化公会理事合影,坐者左四为林庆馀

管窥砂北兴安文化
林庆馀先生与太太苏爱英都是兴化
人,自小至中学都是同班同学。两人平
时都以兴化话交流,育有两儿两女。孩
子成年后大多在外国工作与定居,目前
有一位孩子陪两老在老越生活。每年农
历新年,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过年,家
里非常热闹。他们在除夕的午餐照传统
是要吃木薯寿面羮,据说寓意阖家紧密
团聚,晚餐则享用大餐。大年初一的午
餐则是鸡汤寿面,寓意吉祥长寿。他们
家是基督徒家庭,因此每年的十二月杪
也会大事庆祝圣诞节,到教会与一众教
友一起进行圣诞庆典与仪式。

一直到2007年林庆馀才有机会第一
次回返祖乡,是他托一位曾经同班念书
的老同学帮忙牵线才促成的。这位同学
那时住在仙游,因此很快就找到他的祖
乡。林庆馀到中国后就在老同学的带领
下一路返乡。不过那次他们没找到父亲
的家人,幸好母亲的家人尚在。他与亲
戚见面后,多年来还持续保持联络。

目前林庆馀带领老越兴化公会活跃
于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他也是总会的
理事之一。老越兴化公会在1992年加入
兴总,成为兴总的第十九个属会会员。当
年林庆馀也是第一批代表老越兴化公会到
诗巫参加兴总常年会员大会的成员之一。
对此他印象非常深刻。有了兴总,大马的
兴化同乡有一个相聚的平台,让大家团结
在一起,对此他深感欣慰。

(林德顺撰)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