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为祺

相關地理資訊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姚为祺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空間跨度 (Dublin Core)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东源村
貢獻者 (Dublin Core)
林德顺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時間跨度 (Dublin Core)
1872-1929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60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63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知道 (Friend of a Friend)
DNA校驗碼 (Friend of a Friend)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姚为祺(1872-1929)

姚为祺,字学蠡,又名寿美,莆田
市涵江区江口镇东源村人。生于清朝同
治11年(时公元1872年),1929年因
病逝世。查地图显示东源村与福清市新
厝镇交界,又称东门,是莆田市的最北
边,是中原南下进入莆田的第一村。当
年热闹的古驿道蜿蜒穿过村旁,是福建
著名的侨乡之一。据记载姚氏父亲原是
当地桂圆小商,在他成年时父亲经商失
败,家境因此窘困,他便于1892年时跟
随乡亲一道下南洋谋生,1那年他仅20
岁。

眼光独到 南下从事交通业
姚氏到南洋后,辗转到马来半岛中
部的新兴矿都吉隆坡谋生。其时华南各
区人士早已到南洋经营多时,各种盈利
行业经已垄断。作为最早南来的兴化人
之一,姚氏发现当时可参与的行业,只
剩下新崛起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
例如人力车夫。因此他当时与一众乡亲
在吉隆坡市内当人力车夫,每天过着工
时长,耗费体力但却赚取微薄收入的日
子。这是大部分早期南来的兴化人的共
同记忆,但这也是后来兴化人几乎垄断
交通业的先兆。姚为祺拉了人力车大约
两年以后就决定不干了,他打算在一个
固定的工作地点工作,就改行卖“蒸红
糰”。但一年后他又感到不满意,便投
身谐街(系英文 High Street 的音译名
称,曾改名为城市路,Jalan Bandar,
现改为敦李孝式路,Jalan Tun H. S.
Lee)一家名为“联邦商店”(Federal
Store)的杂货店工作。

“联邦商店”是马六甲闽商蔡正端
与当时年方十五岁的蔡正木两兄弟经营
的杂货店。2起初店内什么都卖,如早
期的服饰用品、豆蔻干、肥皂、纸张、
螺丝起子到脚车、缝纫机、摩多车到马

1又一说是1893年。宋元模:“脚车业的始祖-姚为祺”,《雪隆自由车摩多西卡商会一百周年纪
念特刊 1911-2011》,吉隆坡:雪隆自由车摩多西卡商会,2011:页17。
2早年的华文报章多称两人为“蔡清端”和“蔡清木”,“合发八十周年纪念特刊:合发简史”,
南洋商报1979年6月15日,不过据我们在雪隆福建会馆进行的研究显示,无论是会议记录抑或蔡正
端的坟墓墓碑皆书“蔡正端”,“蔡清端”和“蔡清木”应该是报章采用音译。
车。姚氏在“联邦商店”主要是学习脚
车装配技术。3四年后,蔡氏兄弟因为
脚车和马车售卖和维修生意反应最好,
决定把店名改为“合发(马来亚)有限公
司”,英文名为“Cycle & Carriage”,
显示公司改为专注经营脚车和马车批发与
装配业务,同时也引进汽车销售生意。

姚为祺则在同年决定离开“合
发”,自己在同一条街上创立第一家
兴化人的脚车店,名曰“福隆兴”。由
于他本身掌握精湛的修车技术,设店地
点又在吉隆坡最热闹的谐街,因此短期
内即获得顾客热烈的反应。那时他从老
家引进堂弟姚金榜、亲戚姚来喜、同乡
王祖德等到店帮忙,倾囊传授他们修理
脚车的技术,因此得以承接更大的生意
量。三年后,“福隆兴”获得英国名牌
脚车代理权,得以合法专卖英国进口脚
车,获利甚丰。

东南亚的脚车业摇篮
不过他最为后人称道的称号是“东
南亚脚车业始祖”,指涉的是“福隆兴”
培训的兴化籍脚车维修员,在离开“福
隆兴”出来创业以后,不但经营生意成
功,而且也秉持同样的想法培训更多的
同乡,让他们学成后到南洋各地开店。
于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南洋
多个地区如马来亚、荷印(现今的印
尼)、砂拉越、北婆罗洲(现今的沙
巴)、汶莱、泰南等的脚车维修业,
乃至于其上游的脚车和零件批发生意,
几乎被兴化职人所垄断。当中姚氏的堂
弟姚金榜在吉隆坡开设“中和公司”,
姚来喜在荷印创办“乃丰隆公司”,福
清江兜王禄梓在新加坡梧槽(Rochor)
创办“万丰隆公司”,另一个福清江兜
籍同乡王祖德则在吉隆坡、芙蓉、新加
坡和怡保开设“福和公司”,都是当时
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后来凭着经营脚
车生意赚到的资金,持续投资和经营各
种陆路交通工具行业如摩多车、轿车、
巴士、罗里等及其衍生的零件、配件、
轮胎、电箱乃至服务业如贷款、保险、
维修、租借等等,渐渐地也执各行业的
牛耳。其中姚金榜最早在三十年代末崛
起成为当时兴化人之中的首富。因此当
时在南洋冒起了著名的“兴化帮”或“福
莆仙帮”。

在1900年初期,即姚为祺经营“福
隆兴”脚车店的约一年后,他听到马六
甲著名峇峇华商陈齐贤试种橡胶树的
效果不错,虽然当时树胶汁还未开始量
产,但他相信这个由英国人从巴西引进
的经济作物可成为未来各种交通工具的
轮胎原料,遂大胆买地投资种植橡胶。
数年后,最早种植的橡胶树开始可以开
割,产出的橡胶胶汁果然可以制造高品
质轮胎,姚氏也逐步增加购买土地种植
橡胶。不久他即拥有约200英亩的橡胶

3“1899, The Cycle & Carriage Century”, Singapore: Cycle & Carriage Limited, 1999: p. 22, p. 25.
园,跟当时被称为“橡胶大王”的陈嘉
庚先生拥有的一万五千英亩橡胶园虽无
法相比,但也足以成为一名大园主。

原乡情浓感染后代
姚为祺自生意发迹后即开始陆续回
馈祖乡,他于1909年花了大笔金钱建
设的祖屋,到目前为止还是东源村内数
一数二的华侨私人大厝,经姚氏家族守
护,至今仍保存完好。据描述这是一座
两进五间厢的大宅,形成一个四合院。
由于没有护厝,却预留下空间,又在外
筑起高大的围墙,于是就成为一座庄
园,风格简洁,反映了主人不图奢华只
重实用的志趣,格局与东源村其他大厝
不同。

姚为祺的三公子姚瑞汉1914年在
东源村出生,到了1918年四岁时才随母
亲到吉隆坡与父亲团聚。姚瑞汉长大后
在吉隆坡接受华文教育,就读于尊孔学
校。他的高中是到上海念的,毕业后先
后在沪江大学和暨南大学修读商业管理
系。他后来与当时上海名人之后关淑贞
结婚,在吉隆坡开设南和公司,继承其
父生意。1935年,杨兆琰、姚金榜等人
筹办雪兰莪兴安会馆,他也支持参加。
在1946年第一届会长杨兆琰不再连任以
后,姚瑞汉被大家选为第二任会长。这
在当时相当轰动,因为一般华团乡会鲜
有大学资历者出任会长。不过姚瑞汉只
担任会长两年即因举家搬迁往新加坡而
卸任。然而对于祖家的建设,他依然继
承其父遗志,在改革开放后继续为家乡
建设出钱出力。从资料上显示他在新加
坡的兴安会馆和车商公会也相当活跃。4

1929年,姚为祺病逝于吉隆坡,终
年57岁。

(林德顺撰)

参考资料
1. “本会第二任主席(1946-1947):姚瑞汉先生”,《雪隆兴安会馆五十周年庆特刊》,
吉隆坡:雪隆兴安会馆,1986:页28。
2. “1899, The Cycle & Carriage Century”, Singapore: Cycle & Carriage Limited, 1999.
3. 宋元模:“脚车业的始祖—姚为祺”,《雪隆自由车摩多西卡商会一百周年纪念特刊
1911-2011》,吉隆坡:雪隆自由车摩多西卡商会,2011。
4. “合发八十周年纪念特刊:合发简史”,南洋商报1979年6月15日。
5. “车商公会简史”,南洋商报1982年12月9日。
6. 讣告:黄文风先生千古”,南洋商报1952年12月21日

4“讣告:黄文风先生千古”,南洋商报1952年12月21日,“车商公会简史”,南洋商报1982年
12月9日。
莆田六大美景
1. 湄洲岛
2. 南日岛
3. 九鲤湖
4. 九龙谷
5. 南少林寺遗址
6. 龟山寺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