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镜盦

相關地理資訊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释镜盦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空間跨度 (Dublin Core)
福建莆田
替代標題 (Dublin Core)
貢獻者 (Dublin Core)
陈爱梅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時間跨度 (Dublin Core)
1900-2000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82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487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知道 (Friend of a Friend)
DNA校驗碼 (Friend of a Friend)
所基於 (Friend of a Friend)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释 镜 盦 (1900-2000)
JSM


上镜下盦日光禅师,俗姓李,福建莆田人,生于光绪26年(1900年),示寂于西元2000年。他是一位著名的奇异僧,曾有中文报章以“大马权贵争拜镜 盦高僧”为头版。虽然如此,他更多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慈善、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


童年时,他到福州西禅寺玩,见寺里十余个小童披剃,他也要求跟着剃头。少年时,他正式依福州庆城寺常悟法师剃度出家,接曹洞宗之寿昌法脉, 第51代传人。出家数年后,镜盦法师便 受具足戒,过后到鼓山佛学院受学,并且担任虚云和尚(1840年至1959年)的侍者,后来提升为知客。后来,他南渡来马,身上带着与虚云和尚的合照。离开鼓山后,镜盦法师就去了青海,在塔尔寺修习密法。三年后,他回到福建, 应邀到雪峰崇圣寺当监院。数年后,他在武夷山的天心岩当家1947年,他二度来马,为雪峰寺廨院法海寺创办的佛教中学筹募经费。自此,异国成故国。这位在中国学习和吸取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的养分,在赤道线上的南洋大放异彩, 续佛慧命。


镜盦法师在马来(西)亚的生平, 可分为数个时期:
移根(1947-1951)
1947年,镜盦法师带着两百斤冬菇赴马筹款。在马来亚,他最初在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的天福宫担任主持,并在这里上演唐山和尚和本地乩童对法的对决。镜盦法师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他在天福宫居住的时间不长。后来,在杨清廉(1902年至1969年)的邀请之下,镜盦法师到巴生观音亭担任住持。
建立道场(1952-1970)
1952年,英政府开发八打灵再也 (Petaling Jaya),兴建廉价屋和工厂,发展这座新巿镇。这位只会讲家乡方言的中国僧侣,跟上了马来亚发展的
步伐,掌握先机,在马来亚新建的巿镇——八打灵再也建立观音亭。


1952年草创初期,八打灵观音亭只是几间简陋的平房。后来,平房的道场不敷使用,镜盦法师带领进行改造计划。1967年7月22日观音亭的落成开光日,聚各国佛教高僧大德及马来西亚政要于一堂。庆祝仪式包括弘法、粤剧团 表演、诵经祈福等。根据《中国报》的描述,观音亭的重建落成开光盛典,贺客盈门,宝刹挤得水泄不通,车水马龙,为之塞塞,盛况空前。1970年的观音亭大悲殿重装金身,根据英报《马来邮报》(Malay Mail)的形容,观音亭与其他庙宇不同,这间庙宇是光亮及令人舒畅的。经过约二十年专注于建立道场的工作,接下来的二十年,镜盦长老扩充佛教事业至慈善工作,并且主办大 型法会。
慈善与大型法会(1971-1990)
1971年3月7日,“八打灵观音亭福利会”正式成立,其宗旨为“发扬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精神, 赞助本国各民族慈善,教育和福利工作”。五一三种族暴动后,镜盦法师倡组福利会,并且强调慈善活动不分种族和宗教。在实践上,福利会的捐款对像并不局限于佛教及华人团体。1973 年,福利会注册成功,正名为“八打灵观音亭福利基金”(Kwan Inn Teng Foundation)。捐款者可免所得税,正式成为法定慈善团体。


1975年,在担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雪州分会主席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筹建首都佛教大厦。观音亭的护法班底继续护持他所领导的筹建计划,在各州 所筹得的总额中,镜盦法师及其信众所筹之款项占了百份之四十。由此可见, 这时候的镜盦法师,具相当大动员信众在经济上支持佛教发展的能力。

镜盦法师擅长进行筹资及动员。他开启了马 来西亚佛教法会的新篇 章。1987年,在他领导下,观音亭举




少时的镜盦陪伴虚云老和尚漫步于苍松树荫下
1969年世界佛教友谊大会于我国举行,他负起佛教外交使命, 策划及主理招待48个国家之众多代表


办“水陆普渡大斋法会”,共有123位法师联合主持,法会的规模更是创下吉隆坡自开埠以来的空前记录。在观音亭举办“水陆普渡大斋法会”之前,全东南亚也只不过举办过两、三次而已。


水陆大法会是中国佛教最盛大而隆重的佛事,需七昼夜的时间方能成就。镜盦法师扩大的人际网络,包括僧俗二众,充裕的财物支援,及摄众的魅力, 在成功举办大型法会后更加突显。除 政要、商界闻人、佛教僧侣、护法及信众,这型活动也邀了吉隆坡及雪兰莪九间独中校长,及五家中文报纸总编辑的参与。


1987年至1994年,观音亭举办三次水陆大法会。法会的规模是一次比一次盛大。举办大型法会,除了筹款,也是强化信众宗教体验的时刻,如有人目 睹亡父,半夜听闻铁链声等。


宗教的体会是个人的,过度渲染就乖离佛道。不管是慈善活动,还是大型法会,都是聚众,热闹地去进行活动。人群散去后,每个个体又是孤独地面对 自己的内心。


文化与教育(1991-2000)
镜盦长老以九十余岁高龄,创办了 《慈悲》佛教杂志。《慈悲》,在阅读
镜盦长老弘法利生, 积极从事福利工作所 得的成就,获最高元 首端姑查化殿下颁发 J.S.M.勋章


风气并不兴盛的马来西亚,发行了二十余年。20世纪90年代初,《慈悲》的面巿是马来西亚文教普及上的一大盛事。


《慈悲》佛教杂志在他的带领下诞生了。《慈悲》杂志的宗旨是:一,发 扬慈悲精神,促进国民团结;二,净化人心,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三,颂扬爱心,支持社会福利工作以及;四,启迪 爱心,培养正信学佛工作。不少读者反应,原本他们非佛教徒,或对佛教不甚了解,他们及家人阅读了《慈悲》后对 佛教感兴趣。《慈悲》获得伯圆长老提字,创刊人是镜盦长老,出版人是李金
友,发行人是郭隆生和林明水,策划人是陈和锦,主编是叶秋红,助理编辑是黎真和禅心。


《慈悲》创刊号印了五千本,很快就售罄了。编辑部接到人们期待购买的电话不断,代理处也表示可以再版。虽然越出预算,镜盦法师决定以最快的速度推出第二版的《慈悲》,也是印刷五千本。对于当时马来西亚的中文出版 品,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慈 悲》是一个可以在书报摊购买的佛教杂志,这归功于镜盦长老引进了一批原本在报章以及流行杂志社工作的媒体工作者。镜盦法师很尊重读书人,一般不会干预《慈悲》的运作,只是偶而建议访谈的人物。《慈悲》最大的特色,是本地化。 曾担任马佛青总会长的廖国民则称《慈 悲》是“马来西亚的佛教杂志”。
此外,镜盦法师也完成了观音亭藏经阁、讲经堂、图书馆和教育中心的工程。尚留在人们记忆的,是1994年的“慈悲满人间”的大型弘法及共修活动。这项在1994年举办的大型活动,是 替观音亭教育中心筹款。除了“水陆大法会”外,当局也举办了“万人皈依大法会”和“讲经弘法大会”。自马来西亚立国以来,这第一次由马来西亚籍法师举办的“万人皈依大法会”,文化表 演及宗教皈依仪式相映辉。镜盦法师把 海内外南、北及藏传法师做为集体皈依师,这可以说是马来西亚佛教界的一项创举。


镜公一生平易近人,宽容待人,并且不 分贫富与地位
2000年镜盦长老的追悼大会上,可见朝野政坛领袖皆来向长老致礼
镜盦长老建立八打灵观音亭,强调未成 佛道先结人缘,种因造福更要秉持济世 救人的心


《慈悲》的流通,也助推扩了观音亭福利基金的服务。“慈悲急救基金”凝集众人善心,成员、读者提供资讯,“慈悲急救行动小组”成员们南下北上,实地探访不幸的人,并给予实际 的帮助。
这位中国来的僧侣,在马一生耕耘 约半个世纪后,1995年,他获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赐封JSM(效忠马来西亚皇 家尊贵勋章)。在颁布勋章仪式上,镜 盦长老身着僧袍接受封勋。


2000年1月12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初六),晚上九时许,镜盦长老示寂于八打灵观音亭。马来西亚中文媒体将此新闻置于头版,英文媒体也进行报导。南北藏传的长老,都在追悼大会上诵经。当时,马来西亚共有五个华人部长,其中四个人的名字出现在名誉主席团。朝野政坛领袖,包括马华公会会长林良实、民主行动党全国主席林吉祥都前来向长老致礼。

镜盦法师的生命历程,分为两大段:前半生在中国,累积修行的功力及渡众的资粮。后半生,他来到了马来亚,并且在这里落脚了。他一生为佛教事业汲汲营营,从不做寿,弟子们连他生日在哪一天都不知道。设备完善的八打灵观音亭有“富贵庙”之称,而镜盦长老也有“钻石和尚”的称号。 1991 年,镜盦法师在受访时表示,众生平等,只要是出自虔诚,捐一块钱和一万元同样是功德无量。他说:“当然,我们一直强调众缘平等,万人结缘,聚沙成塔,这一来意义更加重大。” 他生活清淡,笑言他个人根本不需要钱,可是佛教事业需要钱,社会公益需要钱,需 将钱财好好利用,帮助更多的人。

镜盦佛教事业的开展,是具次第的:以建筑硬体建筑为先,然后走向慈善及大型法会,最后出版佛教杂志,以最具体的方式进行法施。他“抱出家而积极入世愿旨,不求处名山,摒弃人间烟火,反择毗此于巿尘,待辟之郊 野,无他,为谋接近人群,宏法较易效耳。”他的愿旨是达成了。留下现属黄金地段,美伦美奂的八打灵观音亭,尚 在运作的“八打灵观音亭福利基会”及 《慈悲》。
(陈爱梅撰)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ther Media